8 月 13 日,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,淞沪会战就此爆发。上海,这座被誉为 “东方巴黎” 的国际大都市,不仅是中国的经济中心,更是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。日军妄图通过占领上海,进而威逼南。
浙江境内山峦起伏,河网纵横,天目山、雁荡山等山脉绵延交错,钱塘江、瓯江等江河奔腾不息。这些复杂的地形地貌,既为浙江构筑了天然的防御屏障,也为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山区的险峻地势使得日军的机械化部队难以施展,而纵横交错的河网则成为了阻击日军的天然防线。在这片土地上,浙江军民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战斗意志,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。
1937 年 7 月 7 日,卢沟桥的枪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,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,这便是震惊中外的 “七七事变”。此后,日军迅速扩大侵略规模,战火如汹涌的潮水般,从华北一路蔓延至江南的京沪杭地区。这片中国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带,瞬间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。
在抗日战争的宏大历史叙事中,浙江,这片地处东南沿海的富饶之地,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它不仅是鱼米之乡、经济重镇,更是抵御日寇侵略的前沿阵地,其战略地位之重要,犹如咽喉要道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浙江东濒东海,北连沪宁,南接闽粤,西通皖赣,是连接中国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关键纽带。一旦浙江沦陷,日军便能长驱直入,直捣中国的经济腹地,进而对整个抗战局势产生灾难性的影响。
然而,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,仅凭地理优势远远不够,浙江军队的英勇抵抗才是保卫这片土地的中流砥柱。他们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,在敌后战场则以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,不断袭扰日军的补给线和据点,让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。浙江军队的抗战事迹,犹如一部部壮丽的史诗,书写着浙江人民的坚韧与不屈,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